Quan Wenfei: Internet Archaeology

Opening Reception: Saturday September 13, 2025 6-8PM

August 27, 2025

Quan Wenfei
Tetris Remix 1, 2023
Acrylic on shaped canvases, wood
47 1/4 x 53 1/8 inches (120 x 135 cm)

Quan Wenfei
CAPTCHA 1, 2025
Oil, acrylic, and silkscreen on canvas
39 3/8 x 31 1/2 (100 x 80 cm)

Quan Wenfei
CAPTCHA 2, 2025
Oil, acrylic, and silkscreen on canvas
43 1/4 x 31 1/2 (110 x 80 cm)

Quan Wenfei
Dream, 2025
Acrylic and silkscreen on foam
2 x 55 1/8 x 27 1/2 inches (5 x 140 x 70 cm)

Quan Wenfei
I Am Not A Robot, 2025
Keyboard, microcontroller, electrical relay, wires
1 1/8 x 10 5/8 x 7 1/2 inches (3 x 27 x 19 cm)
Edition of 3

Press Release

奕来画廊欣然宣布呈现艺术家权文废于纽约的首个画廊个展《互联网考古》。是次展览将会展出艺术家在互联网世界向时间和图像深处求索的探索与实验,包括来自其“CAPTCHA” “Click and Win!” “Tetris” 和其装置系列的共计10件多种媒材作品。

权文废,作为“互联网考古学家”,其作品的创作根植于其在互联网上所获的经验。权文废重访其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从幼时的暑假到现时的日常体验,文废将其获取到的荧幕视觉信息通过解构加入自己的调色盘当中,通过多种的媒材进行创造,转化为观念作品。现实与虚拟,可及的物质世界与互联网世界的边界在艺术家的高超的版画技艺中逐渐消弭。

“创造是一种杂交,是用已知的公式推演语言的边界,也是为大脑腾出内存的唯一渠道。”

艺术家利用油彩颜料和丝网版进行创作,将互联网的复制传播属性和版画的复制性互相回响,产生强大张力。艺术家进行丝网印刷的过程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过程:对版,套色,印刷。艺术家利用大量的时间用来捕捉互联网转瞬即逝的瞬间,为世界按下暂停键。

本次展览中,展出艺术家系列“CAPTCHA”,她将其对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图像的思索和她版画的实践相结合。权文废将被循环使用作为验证码图像的坏图像进行采样,并进行复杂与极高技巧性的丝网版画再创作。容易获取和掌控的图像通过密集的劳动变得不可见,变成色彩的细碎组合。艺术家重新思考“坏图像”,如艺术家,学者Hito Steyerl所论述 — “它是冲刷数码经济海岸的垃圾,图像中落魄的无产阶级”。同时这些作为验证码的图像,在互联网世界中,是反复拷问人类的真实性的工具,人类在此过程中成为需要自我证明的客体。艺术家作品中朦胧的图像是主动和被动消解的结果,是艺术家对日常经验,通常化,可得性以及自证陷阱的质疑。艺术家还使用海绵作为再创作的坏图像的载体,材料的易于塑造和可回弹的特性成为坏图像复活的温床。


艺术家将时间线向时间深处推演,是次展览中还展出艺术家的版画作品系列 “Click and Win!”,复古的纸牌游戏曾是艺术家用来消磨时间的方式,权文废认为这同时又具有鸟类啄羽的特征:“你以为你在消遣,其实你在自残”。游戏胜利后纸牌像烟花一样弹出,胜利的喜悦也一样喷泻而出。这一瞬间的狂喜和虚无被艺术家定格在画布上。艺术家通过操纵作品元素的大小,颜色和构图带领观众考古这一九十年代所流行的复古游戏 — 一种互联网的遗迹。这一考古的过程也是溯源当代数码审美体系和人类痴迷于多巴胺喂养器的过程。

艺术家的“Tetris”系列同样是她对于互联网考古的另一次实验。不再局限于对于丝网版画的使用,运用油彩颜料和可移动和拼接的模块,构成对于个体和群体的深入思考。散落在不同地层的俄罗斯方块碎片被重新组合:“个体的群体之间就和游戏一样,堆砌出一个共同体,寻找最大公约数,再因为同质化而消散。”

I Am Not A Robot和Duodecimal是艺术家利用现成物进行创作的最新装置作品。观念性被抽象在极常见的无生命物件中,却又萦绕着人类的在场,形成接近恐怖谷的效应。虚空在空间中游荡,留下诗意的留白,也是艺术家对于人类的主体性的注脚与疑问:键盘因何而响?六指手套又是为怎么样的一双手打造?复古键盘和手套成为被异化的工具,究竟谁才是这一空间的主人?作为是次展览的终章,沉浸式的空间既成为了与艺术家一样获得空中摄像机视角的平台,又成为思考自身作为人类与虚拟之间关系的冥想空间。

在权文废的创作当中,荧幕是她的考古场,拨开表土向下挖掘:纸牌游戏、俄罗斯方块、坏图像,键盘抑或是手套,即是她考古的成果又是带领她继续探索。这些视觉元素看似独立,但却在艺术家的工作中编织成网,关照虚拟时代的审美和思维方式。

 

关于权文废 

权文废(1992年出生于中国)是一位跨学科艺术家,其创作涵盖绘画、版画、视频和装置艺术。她自称为一名“互联网考古学家”,将互联网视为档案与文物进行解构剖析。她的作品探索数字记忆、拟像与历史建构的美学,强调对碎片化档案的展开和重组。权文废通过构建多层视觉叙事,反思感知与信息的本质。 

作为一名技艺精湛的版画家,她采用安迪·沃霍尔所推广的油彩与丝网印刷结合的技法在画布上创作,旨在放缓并解构互联网文化的加速节奏。她的实践既映射又挑战了由传媒工业和信息的高速流转塑造的视觉习惯。艺术家的“选择性凝视”概念是其创作的核心指引,她将注意力过滤之后再呈现于画布,恰似在文档中将图像置于文字中央形成环绕效果般:在刻意控制之下内嵌其中。

权文废的作品曾展出于纽约Miriam and Ira D. Wallach艺廊(2025);THE BLANC画廊(2025);Zepster画廊(2025);北京一个画廊(2025);上海半岛美术馆(2024);纽约奕来画廊(2024);美国迈阿密One Herald Plaza(2024);上海海派艺术馆(2022);北京松美术馆(2022);西安山灰艺术社区(2022);杭州Hello Art艺术客厅(2022);西安半径画廊(2022);青岛黄盒子美术馆(2021);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2021);武汉国际会展中心(2021);深圳白境艺术空间(2020);深圳中国版画博物馆(2019);西安陕西省美术博物馆(2019);上海展览中心(2019);深圳会展中心(2019)以及北京虚苑(2016)。

权文废现生活及工作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