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美好世界

October 12 – November 25, 2017

张钊瀛
人民广场No.4, 2015
布面油画
47 1/4 x 98 2/5 英寸 (120 x 250 厘米)

张钊瀛
Blowing Cheerily, 2015
布面油画
47 1/4 x 55 1/9 英寸 (120 x 140 厘米)

杨欣嘉
"Hollow Sir, the Weather is Great Today", 2015
水彩画
43 5/16 x 43 5/16 英寸 (110 x 110 厘米)

胡尹萍
身份, 2012 - 现在
六个数位冲印
每部分:59 x 45 1/4 英寸 (150 x 115 厘米)
总:37 2/5 x 27 1/2 英寸 (95 x 70 厘米)

王加加
我们可以活在现实中吗, 2017
布面数码打印,油画,丙烯,喷漆,树脂
39 3/8 x 59 1/16 英寸 (100 x 150 厘米)

王加加
恭喜这个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2016
布面数码打印,丙烯,油画,树脂
21 1/4 x 21 1/4 英寸 (54 x 54 厘米)

陈熹
Painting Collapsing, 2015
动画,监控器
7"46'

陈憙
单层丙烯 5号,2015
布面丙烯
47 1/4 x 39 3/8 英寸 (120 x 100 厘米) 

 

Press Release

凯尚画廊荣幸地宣布于2017年10月12日至11月25日推出群展《接近美好世界》。参展的艺术家为陈熹胡尹萍王加加杨欣嘉张钊瀛,由方敏儿策展。

亚伯拉罕·马斯洛曾说:「为什么要接近美好世界,正是因为我们身处在别无选择的匮乏性世界里,生活在充满了病态、无知、虚假、痛苦、丑恶的现实世界中。」[i] 我们认同在「美好世界」与现实之间的确存在着距离,然而这两者在某些层面上是否也有交际呢?

马斯洛的心理学指出,人的低层次需求是诸如食物、庇护与安全等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最高层的需求则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可以通过「高峰体验」来达成。在人的一生中, 如果至少有过某一种「高峰体验」,那「美好世界」便会自然浮现。[ii] 在高峰体验状态中,人对外物的感知更敏感与包容,因此更能察觉世界本质与自然本身,而那便是个美丽的世界。[iii] 根据这个理论,即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具威胁性的,没安全感的现实中,他们仍然可以有寻找接近「美好世界」的勇气与坚持,而这个美好世界代表的是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而非心灵鸡汤般的简单慰藉。

这次参展的五位艺术家,分别在不同时间地点体验了自己独有的高峰体验。这些体验有时候是看似微不足道但意义非凡的,甚至是历经痛苦与危难后于觉悟中产生的。杨欣嘉在《胖子的忧伤》中,像个外科医生般剥离开原先影像中的人物或物件,将日常生活频繁出现的政治图像升华,改变其原本的意义。从普通视角到宇宙视角的转换,并借此提出的各种「假如」的设问触发了艺术家的高峰体验。张钊瀛的布面油画将观众拉入一个古怪而快乐的异世界。陌生的场景设定引发了质疑与思考,开启观者的感官来欣赏艺术家的高峰体验。陈熹采取了一种与大多数艺术家截然不同的手法来进入「美好世界」。在多数艺术家极力追求给人以三维或四维空间体验的作品的时代中,陈熹的《单层丙烯》系列反其道而行。他使用的所有色彩与线条都是不重叠的,缩小了空间次元,而这个手法巧妙地在二元平面上凸显了单次元。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一个人的人格特质能够影响高峰体验的种类。举例而言,幽默感是展出艺术家作品中传达的重要人格特征,而观展者也会亲切地感受到每个作品中的独特幽默感。胡尹萍曾因一位朋友告诉她说她长得很像一个微胖的陌生人而饱受困扰。胡尹萍以幽默拥抱这样的困窘,创作了《身份》系列,探讨一个人的社会身分定义相对于他如何寻找真我的角色。王加加的绘画受到波普艺术千变万化的特质影响,将观展者引入作品中色彩丰富又诙谐的环境。他的作品激发了关于数字化时代以及多元文化与国际化世界中的艺术创作的讨论。

艺术能够提供提升心智甚至人格特质的媒介,但这不是通往马斯洛金字塔顶端的捷径。但对创作者或观赏者而言,艺术是反复思考如何追求美好的过程。接近「美好世界」是每个人追求不同层次上与高峰体验相关的艺术成就的过程。这次展览的五位艺术家陈熹、胡尹萍、王加加、杨欣嘉、张钊瀛,正是因为他们自身经验的不同,营造出了自己特有的艺术世界。这五个独特的艺术世界能够激发观展者多元地思考自己在观展过程中得到的升华,藉由五种截然不同的体验接近「美好世界」。

媒体报导请联系Alexandra Goldman电话(212.255.4388)或电子邮件alexandra@kleinsungallery.com更多其他信息请联系Phil Cai蔡正电话(212.255.4388)或电子邮件phil@kleinsungallery.com